来源:航天界
转载:空天大视野

航天新观察 2022/02/01
第 355期
1月25日,SpaceNews 发表 Tim Farrar 的评论文章,回顾上个世纪末的低轨卫星通信潮,继续质疑由星链牵头的新一波业务:能否在成本和性能上超越地面网络?能否获得足够多的用户?Tim Farrar 是卫星通信和无线频谱专家,在 Twitter 上的自我介绍为“我喜欢惹恼亿万富翁”。宙叔将文章其翻译如下,提供硬币的另一面观点,并不代表宙叔本人看法。
低轨卫星宽带:这一次会不同吗?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花了三年时间就第一个低轨宽带卫星星座的商业计划和客户需求为 Teledesic(译注:美国微软公司和麦考蜂窝通信公司1994年开始提出的“天上互联网”计划,2002年叫停)提供咨询。我们曾希望为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和高端消费者提供面向郊区、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经济高效的宽带解决方案。然而,Teledesic项目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被取消,因为克雷格·麦考(Craig McCaw,麦考蜂窝通信公司创始人)不相信100亿美元的卫星系统能实现其商业计划。终端设备太贵了,波音和摩托罗拉等传统卫星承包商能否按照既定时间或预算完成工作也是个未知数。
其他低轨卫星通信项目——铱星(译注:Iridium,此处指的是第一代铱星系统,1998年开始商业运营,2000年宣布破产保护)、全球星(译注:Globalstar,1999年开始商业服务,2002年申请破产保护)和 Orbcomm(译注:1996年开始商业服务,2000年申请破产保护)也完成,但很快就以破产告终,因为卫星电话市场以及我们现在所说的物联网连接增长速度不够快,无法覆盖这些星座的巨大成本。不过,在冲销了几乎全部开发费用后,这些系统最终还是留下来了。
20年后,以星链(Starlink)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低轨宽带系统正在进入市场,一个问题不可避免:这一次会有所不同么?
一方面来说,这次是不同的。星链已经进入商业服务,尽管其星座才部分建成。相比之下,Teledesic 项目从未搞清楚潜在客户们是否会排队购买 LEO 卫星宽带连接服务。星链相当吸引人,截至2021年11月已有14万用户使用该系统,超过75万人支付了99美元的月费。然而,埃隆·马斯克也告诉 SpaceX 团队,第一版星链的商业计划在财务上很脆弱,需要更大的第二版系统(多达3万颗卫星)来实现强大的商业计划,其容量足以容纳数百万客户。由于 SpaceX 目前的猎鹰火箭无法以足够的发射质量或体积来容纳可能更大、容量更高的第二版卫星,SpaceX 还需要尽快将其星舰运载器投入运行,这为第二版星链卫星的部署增加了风险。
我们不应该低估 SpaceX 团队克服这些技术挑战的可能性。他们多次展示了临时凑和的能力,克服障碍,研制出满足最低限度能用要求、但随后可以改进的产品。第一版星链是一个技术里程碑,就像1998年铱星的卫星电话网络一样,它能正常工作是了不起的。SpaceX 还解决了 Teledesic 当年面临的一些成本挑战,即通过垂直集成自己制造运载火箭、卫星和终端。但星链也确实还面临技术瓶颈,例如,使用较低的最小仰角(最近从40度降低到25度)无法避免树木遮挡信号,法规的限制导致特定Ku频段用户频率无法复用(因此限制了某个区域内的系统容量)。
更重要的是,星链必须满足并赶上人们对地面宽带的预期,才能创造出可行的业务模式——这是过去20年来卫星宽带系统未能做到的事情。与 SpaceX 的火箭和特斯拉电动汽车所代表的创新不同,星链进入的是并不是一个相对静态的市场,竞争者们从现有产品就能获得最大利润。相反,星链参与竞争的宽带市场在过去20年中,每个用户的数据消费每年至少增长20%到30%,而且没有放缓的迹象。虽然星链提供的上网速度比目前现有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宽带系统快得多,但到本世纪20年代末该系统能否为每个用户提供5到10倍的服务能力,还远未可知。
各国政府也在推动大规模部署地面光纤和5G技术。这一举措将减小更偏远地区对卫星宽带的需求。就连 Viasat(译注:卫讯,全球最大卫星通信公司之一)这样现有的卫星消费宽带运营商今天也认为,这一领域不太可能进一步大幅增长。因此,他们转而寻求政府和移动市场的多元化,Viasat 最近收购 Inmarsat(译注:全球最大海事卫星公司,也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私有化后的公司主体)就证明了这一点。但这些增量机会相对较小,如果 SpaceX 要支撑自己目前1000亿美元的估值(很大程度上来自星链的预期)并证明向星链第二版系统投资数百亿美元是合理的,消费市场上能否取得成功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星链的最大对手 OneWeb(译注:一网公司,总部位于英国的卫星通信公司,历经破产、重组)也仅仅是到了向全面商业部署推进的阶段,因为它已经冲销了超过30亿美元的初始开发费用。
SpaceX 很幸运,因为它获得资金不难,2019年初至今已从投资方总共筹集5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这些钱为开发星链和星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在未来几年里,类似规模的融资仍需继续,因为星舰发射还没有找到明确的商业需求,SpaceX(或者说在马斯克看来)需要再发射数千上万颗卫星——并“消耗大量资金”提高终端产量——才可能有机会为星链成就一个强有力的商业计划。如果金融市场不合作,就不可能把所有这些球都抛在空中,以不断提高的估值为 SpaceX 筹集资金。也许马斯克本人可以提供一些资金。不过,他最近出售的特斯拉股份税后只为他净赚了几十亿美元。鉴于他专注于前往火星,看上去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星舰将优先于星链系统,而后者仍在努力升级,仍需要大量额外资金来扩展。
因此,所有问题都回到星链是否真的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客户,成为一个可持续的业务,支持每年发射5000或6000颗卫星,以维持一个由3万颗工作卫星组成的第二版星座。虽然75万用户的月费预存可能证明许多人对此前的宽带选择感到失望,但到2021年11月星链仅仅增长至14万订阅用户,这个数字就不那么亮眼了。
这并不比 WildBlue(译注:狂蓝公司,其卫星2004年开始提供商业服务)在2005年推出(仅限美国)卫星宽带服务后取得的进展好多少。在其巅峰时期,WildBlue 每月增加约2万用户,到2009年出售给 Viasa t时用户总数达到约40万。更重要的是,在2021年,Hughes(译注:休斯通信,全球最大卫星通信公司之一)和 Viasat 在美国共计失去的用户几乎与星链获得的用户一样多。Hughes 和 Viasat 断言,之所以用户量下降,产能限制是比竞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而星链也称终端生产目前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不太可能在2023年之前完全消除。那之前,星链能否在目前卫星宽带服务的170万个美国家庭基础上大幅增长用户,或者 Viasat 等竞争对手说得对不对,仍将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仍然有限。
今天,美国市场占据了全球约250万卫星宽带消费类用户中的大部分。这并不奇怪,因为美国消费者非常愿意为宽带付费(换个说法,地面宽带特别昂贵),而且农村地区有大量相对富裕的人口,很难使用有线网络。很难想象,星链的商业计划中,大部分订户和收入不是来自美国。但美国大陆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5%和地球表面积的1.5%。所以,仅仅是为美国几百万用户提供服务,就需要大量大型、高容量的第二版星链卫星。
很明确的一点是,对于星链能怎样填补美国宽带鸿沟,我们的期望得现实些。所幸,几年前发表夸张言论称美国应该依靠星链、而不是建设更多地面光纤的大多数评论员已经消停下来了。然而,一些华尔街公司仍然预测,SpaceX 的估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他们大概希望主导 SpaceX 未来 IPO 吧。
从某种程度上说,SpaceX 自己在2021年竭力降低期望,强调星链仅仅是农村地区最后百分之几用户的最佳解决方案。但这也是铱星在20世纪90年代采取的路线。当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由于成本高且无法在大多数建筑内工作、因此卫星电话无法替代地面蜂窝电话时,铱星的口号是,它只需要1%的蜂窝电话市场,就可以取得巨大成功。如今,星链能否实现其在 FCC 农村数字机遇基金拍卖会上承诺为60多万户家庭提供服务的目标还远未可知,因为还没有更雄心勃勃的第二版星座。如果卫星宽带消费市场没有大幅增长,那么第二版系统——以及整个星链计划——可能最终崩溃。
不知道2022年这个市场能达到什么样的规模。但由于 SpaceX 是“新航天”生态系统的关键,风险再大不过了,我们最终将看到1999-2001年卫星行业崩溃一幕的重演。
原文:
Tim Farrar,LEO broadband: Will this time be different?
https://spacenews.com/op-ed-leo-broadband-will-this-time-be-different/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kwOTQyMg==&mid=2247555248&idx=2&sn=ad30ca8b4cf0dab192c6450aa418fdb9&chksm=ec0b22f1db7cabe7dbec4ae68b66c2e26ff567270814d36c533f2b8b2f2db37118d2b954e17b&mpshare=1&scene=1&srcid=0205a7eqk5XXFHSSakOE07py&sharer_sharetime=1644197612330&sharer_shareid=0e5ee6025d471aaa82015ce5a28fd3d4#rd